八土叉的巴巴博客

愚昧无知懦弱麻木。我需要克服。

实习教学

  • 本周教学进展
    上课内容为八年级第四课。(未讲完)
  • 反思与收获
    1. 学生太热导致皱眉,私以为教学失误。下次需注意通风。
    2. 课前须浏览全ppt。标注生词。
    3. 语法重点在讲明白接续(前面后接什么词性的词,有无变化)。制作额外表格配合讲解效果更佳。
    4. 总是没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课上练习。须把握住课前15分钟,精炼讲课内容。
    5. 作业须安排时间批改。
  • 下周计划
    1. 讲完八年级第四课内容。
    2. 复习七年级14、15、16课,八年级1、2、3、4课内容。
    3. 开八年级第五课。
    4. 批改完本周作业的情况下,补改前周作业。
    5. 补课计划制作考试卷、教学案、上课内容。

毕业进展

  • 论文/毕业设计进度
    • 并没有任何推进。目前仅通过了论文的题目申请。
  • 任务列表
    1. 确认论文结构
    2. 完成各结构初稿
  • 反思与问题
    • 如图
      好费时间侬

原画练习

  • 本周创作内容
    • 本周初尝试了一个图层厚涂画脸。角色仍为妃咲。
      1. 脸色太黄。
      2. 面部结构太平,不知道亮部形状
      3. 无法进入头发刻画(问题严重)。只知道大体头发形状,但找不出而头发的亮灰暗。
  • 灵感来源
  • 技术/技能突破
    • 无。个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长进。

博客更新

  • 更新内容
    1. 修改了主题
    2. 更改了URL配置(abbrlink),优化了ECO
  • 技术难点
    1. 主题添加按钮、修改侧边栏内容、主页、等功能完全不知道。需搜索或询问AI。
  • 下周目标
    1. 添加欢迎页
    2. 优化归档、分类功能

游戏感受

  • 本周游戏体验
    • 我的世界:
      1. 更改模组前置(fabric→neoforge)(高版本1.21.1暮色森林mod仅支持neoforge)。
      2. 成功进入暮色森林。
      3. 击败娜迦、巫妖王、雪怪首领、冰雪女王。
      4. 建立1号、2号据点,并建立传送门连接。
      5. 进入下界。
        果然造房子比冒险rpg好玩。讨厌收集材料。千篇一律,需求量还大。
    • 拂晓·胜利时刻:
      果然我很喜欢这种稳扎稳打的感觉。一点点升级,一点点变强。然后配队,然后拉更多的人变强。
      比起类米家游戏来说。角色获取难度低,可选择角色多。游戏主要玩法就是挂机,轻松一些。
      话说自己是不是其实非常喜欢挂机类游戏?愚公移山、无尽的进度条(Progress Quest)、点杀泰坦(tap titans)
      其中要属无尽的进度条最甚。初中时萌发的异世冒险故事,就是由这个游戏启发的。我应该把他下载下来玩。

游戏项目开发

  • 本周开发进展
    • 0
  • 技术挑战
    • null
  • 下周计划
    1. 定下整体故事基调。
    2. 设计主要人物(外观、性格)。
    3. 尽可能多列出更多碟醋。
    4. 列出任务清单。经可能压缩时间,在1~2周内出demo。

本周总结

  • 主要收获
    • 重拾hexo基本操作。为开发者日志提供发布平台。
  • 待改进之处
    • 需渐渐完善各文件编写规则

前言:
开一个新系列。也算是对我这几年来日语学习的一个交代。
有的地方自己写的太繁琐,就用gpt的改了下贴上去(反正又不是写论文)。
本教程适用于完全没有接触过日语的同学。欢迎各位日语学习者们前来指正。

最后编辑于2024年8月28日


目录

1.汉字
2.假名
3.单词
4.语法
5.学习方法

6.讲人话


1.汉字

  • 汉字包括“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

中文:我今天吃了苹果。
日文:今日、リンゴをべた。

上方划线部分都能称作汉字。

许多人认为日语完全是抄袭中文的产物。大家都知道仓颉造字的故事,也都知道汉字起源于中国。因此,看到日语中夹杂着汉字,就会认为日本是在抄袭中国。然而,事实是,虽然日语确实借用了汉字,但也仅仅是借用了文字本身。

最初,日本没有自己的书写系统,所以借用了汉字来记录语言。这一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表意文字阶段:汉字最初是以其原本的意义被直接使用。例如,「山」代表山,「川」代表河流。
2. 万叶假名阶段:在6世纪左右,日本开始利用汉字的音读来记录日语。即用汉字的发音来表示日语的读音。这种方式被称为万叶假名,主要用于古日语的诗歌和文学作品中。
3. 片假名与平假名的形成:到了平安时代(8世纪至12世纪),日本人简化了汉字,形成了片假名和平假名,这两种假名的出现使得记录日语更加方便。

因此,虽然日语中有汉字,但它并不是中文的简单复制,而是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的独特发展。

传入日本那时用的都是繁体字,所以日文里的汉字也都是繁体了。日语和中文,只有汉字的字型是相同的。其他如语法和词汇、发音、语序都要重新学。(光是看得懂汉字这点,就赢老外在起跑线上一大截了。)

自传入日本后经过日本的学习,日本人也自创了中国没有的汉字。如「凪」、「辻」、「雫」、「峠」等。

和制汉字(日语:和製漢字/わせいかんじ Wasei-Kanji)指汉字传入日本后,由日本人创造的汉字。也被称作「国字」、「和字」、「倭字」、「皇朝造字」。将日本人创造的汉字称为“国字”始于江戶時期编纂的《同文通考》和《国字考》。

部分和制汉字反过来傳回了中華文化圈,稱之為“逆輸出”,其中有些甚至被漢語接納為常用漢字,如“腺”、“鱈”等字。

2.假名

到了平安时代(8世纪至12世纪),日本人简化了汉字,形成了片假名和平假名,这两种假名的出现使得记录日语更加方便。

学日文就和学英语一样。背单词,学语法。

英文有“字母”,英语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

对于日语来说,假名的重要性就像英语字母一样。

あ い う え お
か き く け こ
さ し す せ そ
た ち つ て と
な に ぬ ね の
は ひ ふ へ ほ
ま み む め も
や   ゆ   よ
ら り る れ ろ
わ     を

↑以上是“假名”中的平假名。
假名的假是“假借”[1]的意思。是假借中国古代的草书发展到了平假名。从中国的正楷发展到了片假名(假借偏旁部首)。所以不存在“真名”的说法。

除了“平假名”,日语还有“片假名”。他们的发音是一样的,只是字型不同:

ア イ ウ エ オ
カ キ ク ケ コ
サ シ ス セ ソ
タ チ ツ テ ト
ナ ニ ヌ ネ ノ
ハ ヒ フ ヘ ホ
マ ミ ム メ モ
ヤ   ユ   ヨ
ラ リ ル レ ロ
ワ     ヲ

片假名主要用于外来语、拟声拟态词。

综上,日语里的“字母”一共有90个。

不全部记住的话是没法学日语的。

3.单词

上面两个部分讲了汉字和假名。他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た             chi   dong  ci

食べる     吃.动词

 た        もの       shi   wu   ming  ci

食べ物     食物.名词

 しょ   くじ         jing  can   ming  ci

食事       进餐.名词

 しょ   くじ         jing  can   dong  ci

食事する   进餐.动词

左边是日文。右边是对应的中文和其拼英。
左边日文里,汉字的发音,就是汉字上方假名的发音。

假名和汉字,相当于拼英的关系,用来表示日语的音节

当然,纯假名也是能直接用的。反正大家都听得懂。
「食べる」 强调词汇的意义和语法结构,更正式。
「たべる」 强调发音,适用于非正式或轻松的场景。

但如果通篇文章下去,只用假名没用汉字,就连日语母语者也会感到阅读困难吧!

きょうのあさ、ひとりでいえでおいしいリンゴをたべた。
一眼看过去:这是什么?
反正必须要一个字一个字读完才知道在说啥。

今日の朝、一人で家で美味しいリンゴを食べた。
而打上汉字后,光看汉字都知道大概意思了。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4.语法

关于日语语法,我不专业地把他们如下几类:

1.名词 (数词、代词、专有名词)
2.副词&形容词 (副词作用的对象是动作;形容词作用的对象是名词)
3.动词
4.助词
5.叹词
6.敬语
7.标点符号

语法体系跟英语的差不多。多一个敬语的体系。
动词和助词是最难的部分。根据语境和前后的助词,变形会很多。副词和形容词根据前后的词汇也会有变化。

5.学习方法

教材为主。练习为辅。

不系统的学习犹如走马观花。为此需要一本教材或者跟着一位教师学习。

我使用的是《新标准日本语》这本教材学习的。《大家的日语》我也学习过,但我更喜欢《标日》。

每一课按照

1.单词 先把单词背了
2.课文 浏览几遍,一定要做到能读出整篇课文
3.语法 结合课文看
4.习题

的顺序学习。

  • 关于习题,可以直接写标题课文后的习题,也可以写标日配套的练习册和试卷的题目。如果不是为了考试(标日初级是N5-N4难度)可以不写。
  • 其他辅助书目:
    红宝书(单词书)
    蓝宝书(语法书)

其他不知道有什么推的。如果我不写题我就没法巩固/运用知识,学着学着就放弃了。如果是找老师跟班学,1能有老师解答疑惑,2有老师根据目前课程出卷子给你写。没有老师的话,就直接网上随便找一年n5的卷子写好了。

6. 讲人话

  • 汉字中文日文都有。反正看着像汉字的都是;日语也创造过自己的汉字。
  • 假名=英文字母=中文汉字拼英/偏旁部首。不啃下假名那还学个集贸日语。
  • 中文汉字的发音用拼英表示。日文汉字的“拼英”用假名表示。
  • 英语有什么语法日语就有什么语法(暴论)(并没有冠词和从句什么的);动词变化对新手来说很难搞,太多了,悟出规律要点时间;敬语方面,中文说个您就特别礼貌了(也可能是在阴阳怪气),日语搞一大堆东西出来,日本人都搞不懂。
  • 要考证就去看《标日》这本书。是兴趣就看《大日》这本书。

以下是故事。(旧事啊)

我是因为高考前英语太差了,正好学校有日语班。日语学习就此开始。(看动漫看多了就想学。)

高一下学期开的日语课。几个班学日语的和学英语的,会分开来去某个教室上课。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给书,而是在一个大礼堂里不断让我们念一些寒暄语,你好再见之类的。然后会唱假名歌,旨在熟悉日语假名的发音。后来正式上课,用的是《标准日本语》初级上,那本黄色的书。不过也还没到学课本。先是学了一两周假名,让我们把平假名和片假名背的差不多了再讲课本。

在日语初学的课本方面,使用《标准日本语》还是《大家的日本语》存在争议。(以下简称标日,大日)
就我个人,我更喜欢《标日》。标日简化了一些语法概念,会日本的教材有出入。而且因为只有「ます」体(敬语体),但是每课的语法都很丰富,单词目录很清晰。而且课文是有连贯的剧情的。相较于《大日》,更适合考JLPT的同学学习。
最重要的是。我喜欢标日的水墨画风。(纸质摸着也很舒服。)

最开始背单词是最难的。因为假名还不熟。每次背单词都要去重新看一遍假名的发音,比较麻烦。
每课最后会有个单词表。上面有单词的汉字,假名,中文意思。背的时候就抄在纸上,一列汉字一列假名。背的时候遮住假名想汉字/遮住汉字想假名/遮住汉字想中文意思。背完了要去读背课文。背课文,我是想着中文的意思,然后翻译成日语。作业有写作和试卷、语法题。除了标日外,还会买一本配套的标日练习题。有时候就要求写那上面的题目。)我觉得这本配套的书上的题有些无聊)

课本上有生涩的单词,但在学校又没有手机,查不了。就需要买一本字典。
我用的是那本很大的黑的,外研社的《日汉双解日语词典》。有条件的就买卡西欧的电子词典。我没钱买。但是如果能用手机电脑就都别买了。字典查单词麻烦死了。手机电脑一打字,什么意思例句关联词全出来了,方便的很。

高考日语没能考到自己理想的分数,就不说了。后来进了大学后学的专业也是日语。于是在大学进行了第二次学习————
才怪嘞。大一整整一年没有学习,直到大二下学期才渐渐从娱中缓过来。因为班里有高考是日语,或者学过日语的。也有日语0基础进的日语专业的同学。为了照顾到0基础的同学,就真的从0开始,从假名开始教了。当时人都傻了,最开始还有听一听,过几周觉得上课一点用都没有。反正吃老本不听课考试也能过,不如干点别的去。除了学习。
当时只不过是在享受刚进入大学的生活而已。

大二下学期要考专四,而且0基础的同学也渐渐赶上来了,就回头稍微学了下。然后发现大一这一年吃老本吃昏头了,零零碎碎的知识忘光了,导致后面学习有些吃力。只能回头花时间把在高中学过的/大学没听的东西重新自己看一遍,这才算完。考试也没什么起色。竞赛和活动也没去参与。没有目标的日子过的多了,人就废了。后面就天天不上课,画画或者干嘛到通宵,白天睡觉。60分万岁了。甚至有些考试都没去考。结果就是后面写简历很难看。评优更别想了。日子越过越颓废了。

后来大三上学期一点也没学习。全身心投入到画画参展去了。虽没做出什么成绩,但也结识了不少朋友。还算很充实。代价是美国作息,三餐不正,整个人虚到不行。大三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写了几套真题,过了几遍蓝宝书就去考N1了。红宝书我估计就浏览了20%这样。后来擦线过了。虽然分数不好看,但起码我也是有N1证书的人了。(至此,日语学习正式刚刚开始。)(其实除了多了个装逼的资本外,就写简历会漂亮些而已。)(光学日语p用没有。)

不足的地方我心知还有很多,可我太急于追求功利了。学这么多有用吗。如果不是为了考试,我会去学他吗。学了又忘,反复学多枯燥,不如干点别的吧。等想法在内心阴暗地萌生。后来为了考研买了很多教材,也没真正学过一遍。未来还会去学吗。我不知道。我希望我能刷个学历,去个好一些的学校再当几年学生。

知识是无穷的。在无穷面前,1和1*10^9没什么区别。想学就学,有空就学。别学到抑郁跳楼就好。
我如是想道。

再其他的。再其他的都是些琐事了。不堪入目。再没有值得写的了。

写于        
2024年8月18日
最后编辑于  
2024年8月28日

我已经忘了怎么md文件格式的符号什么的了。现在是2024年8月13日的晚上10:20。我在学校的教学楼中打下这几行字。时隔一年又重新捡起blog,不得不感慨时间飞逝之快。大约两个小时前,我开始着手博客的使用。好在去年都有把hexo萌新教学的网页给特地整理到一个网页收藏夹里保存着,不然又得费好多时间和精力去重新找资源。在成功运行了git bash,搞明白怎么上传库、生成页面和清理缓存这些基本的东西,能够走路了之后,第一件事想搞的就是换一个主题。现在用的这个主题虽然养眼,但一眼看过去信息密度太低了,这个框框有点大,所以想换一个。但是捣鼓了半天换了一个主题,各种东西都不知道在哪里设置。又换回原来的这个主题用着先了,想着说先把blog的核心——文章先给稍微写了先。

我放下了刚撕开吃了一条的麻辣王子,喝了口水。与其说是写文章,不如说是大倒苦水。我现在在学校的教学楼的教师休息室里。这里有空调,有电源,而且有折叠床,还有我(去年)带来的一张空调被和高中用剩下的枕头。我就在教学楼里睡了。洗澡就回宿舍洗,不过只有冷水。本来需要申请留校的,结果没顺利搞完。宿舍没电用,倒是水龙头还能开的出来水。当时没想到去教学楼睡。回了一趟深圳,结果窝一肚子火,学习也没学习。住了两周又跑回广州学校去了。当晚没回宿舍,直奔教学楼睡觉。第二天中午才回去洗了个澡。

教师休息室里留着的不只有我。有一对情侣和一个别的班的人在这个空间里。这会最后一个人才回去了,我才能喘口气,拿个零食吃下。想买卫龙的卖没有了还是怎么。冲着麻辣王子是小包装分装的就买了。说好吃的话,贤哥有很多品类我觉得都比麻辣王子好吃。至少我现在吃的这包麻辣王子不好吃。也可能是因为比较累。

说着我又拿起那包麻辣王子,吃完了里面最后的一条。只是想嘴里有点味道。不过等下又要去刷牙挺烦的。顺便上个厕所好了。

今天是13号。我是11号晚上回来的。12号学了一天,睡了一天。今天13号也是学了一天。晚上根本学不进去,在刷那个竹取物语的翻译视频,还有真题,随便写下题浏览下题型。拿着AI去写英语的作文,搜下作文的模板云云。晚上学不进去,又不想打游戏。没什么好玩的。现在翻开一套新的真题随便扫一眼,真的要吐了,这哪里是能写出来的样子。但道理都懂,持之以恒每日规律学习,比补偿式学3天再歇3天这样要好得多。我认为今、昨2日的学习是在大学期间是十分有效的。这还跟我起得早有关,昨天我6点起床,今天7点起床。刷个牙喝口茶就坐着写一整套阅读题。写完就到中午了,困得不得了。吃了东西睡一下又起来背单词,一背单就是一下午。吃完东西又睡。晚上就像刚刚那样,看看又不想看了。

我把所有人的关系都断了,父母朋友。而且对待陌生人不能再向以往那样恭维。我总是被别人干预我的生活,我无论做什么都会想要矛盾的人和事,内耗的我要疯了。我特么直接删删删,不爽的我全删了。我的感受才是第一位的,我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我必须要自己一个人走,不能再对别人抱有期待和关怀。这样我才能真正为自己而活。

刷视频又刷到,真理是无穷的,而在无穷面前,0,1和1亿没什么区别。学是学不完的,学到自己开心就好。又刷视频刷到,时间是不会随着任何事物改变的向前移动。这句话迷糊了我的眼睛。我看向正对着的休息室窗外喘了口气。感慨道,无论我做什么,时间都会流逝,何不让自己过得透气一些。

先去刷个牙。————刷完了。

本想着再写下自己目前的进度和目标之类的。刷完牙却全然没有那股激情了。我应该回趟宿舍,把放在宿舍桌上那本没看完的理想国把他读完。除此之外我还想看看毛泽东选集。这也是好东西,能解决一些思想上的矛盾,进化自己的思想。坚持下去了再说。

打个胶睡了。不得不说这大房间大桌子一个人,免费空调和教室走廊的热水机。还挺爽的。想一辈子不出社会,就呆在大学里闷着。画画,看看书。干什么都好。

这次学到了点东西。

1.线尽量画得细。或者说整体均匀。
2.线稿阶段尽量想好内容(or草稿),不要留下大部分空白不然不好上色。很拖时间。
3.背景带来的完成度不是一点半点。如果是某种姿势而不是立绘的话。
4.肉的上色流程有了进一步的熟悉:

1.大二分。颜色稍浅。这里不开透明度变化。
2.用更粉的颜色+喷枪刷一遍,刷饱满来。
3.真二分。用红紫色上色,会很自然。这里可以开透明度变化。
4.反光。用浅色喷枪刷一遍暗部即可。

如果是球状物体,在3.真二分处要注意对明暗交界线的把控。
真二分看情况的话得用揉边笔刷揉一下。

5.眼睛方面。果然还是大眼睛会好画而且可爱一点。但是要把控度。
6.另外,脸颊下次要注意不要画的太直角了。
7.耳朵的毛茸茸还是不知道这么画。

就这么多先。

图:
1

pixiv:
https://www.pixiv.net/artworks/111274730

0%